时间:2022-11-24 17:25:07 | 浏览:5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武汉报道华新水泥加快了国际化进程。3月28日,华新水泥(600801.SH)7.35亿股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正式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这也是沪市首家B转H案例。此次B转H不属于IPO,也不涉及新股发行。
3月29日,华新水泥公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国内14 省市及海外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尼泊尔、坦桑尼亚、赞比亚和马拉维八国拥有270余家分子公司,海外水泥粉磨产能达到 1083 万吨/年。
一位水泥行业资深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新水泥拥有海外股东背景,“B转H”有利于打通海外融资渠道。在海外股东背景加持下,公司海外战略推进优势优于其他同行。
华新水泥于1994年实现A、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沪市首家B转H案例,2020年7月,华新水泥转股事项启动。2020年8月,华新水泥发布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境内上市外资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并披露交易方案。2021年9月30日,华新水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在A股日均成交额破万亿元常态背景下,B股市场活跃度低迷,流动性不足,已越来越边缘化。除了解决B股交易不活跃的现状,华新水泥“B转H”的另一考量因素是国际化战略。据华新水泥此前公告,“B转H方案实施之后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速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
年报显示,华新水泥具备水泥1.16 亿吨/年(粉磨能力,含联营企业产能)、商品混凝土 4380 万方/年、骨料 1.54 亿吨/年、水泥包装袋 7 亿只/年及废弃物处置 553万吨/年(含在建)的总体产能。据民生证券测算,华新水泥的水泥粉磨年产能居全球第七,骨料产能位居中国第二。
与此同时,华新水泥海外扩张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去年,华新水泥完成赞比亚和马拉维水泥并购资产的交割,新增水泥产能 175 万吨;完成坦桑尼亚马文尼工厂磨线改造;尼泊尔纳拉亚尼 2800 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于今年1月8日点火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华新水泥的海外股东背景强大,拉法基豪瑞和由湖北黄石国资委 100%控股的华新集团为公司的第一、二大股东。上述资深人士认为,华新水泥具备外资+国资的复合基因,目前公司在熟料、骨料、混凝土产能均有较为明确的建设投产计划,相比其他同行有较为确定的业绩增长空间。在成交更加活跃的H股,预计华新水泥会有新动作。
华新水泥在年报中透露,2022 年计划投资 122 亿元,主要投资在骨料、海外水泥和一体化业务。其中计划权证投资约 60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近 40 亿元。
不过,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华新水泥亦表示,国际化经营人才储备、疫情、汇率波动、贸易摩擦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都会给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发展带来挑战。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双碳”行动的元年,水泥行业面对产能过剩、环保低碳加码、能源供应紧张等诸多挑战,需求和供给均出现大幅波动。
从目前水泥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来看,多家公司的营收或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海螺水泥、祁连山均面对营收和净利双降的局面;天山股份营收继续增长,但净利润出现下滑。
根据年报,2021年华新水泥实现营业收入 324.64 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10.59%;实现利润总额 73.73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3.64 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 3.79%和 4.74%。
不过,在华新水泥销售端,除了水泥和熟料销售总量较上年略有下滑之外,骨料销量 3497 万吨,同比增长 51.71%;环保业务处置总量 328 万吨,同比增长 11.56%;商品混凝土销量 905 万方,同比增长 96.49%。
这和华新水泥加速布局非水泥业务,实现以水泥业务为核心,骨料、混凝土等产业链一体化转型发展不无关系。2021 年,水泥业务的收入占华新水泥营业收入总额为 79%,但非水泥业务稳步提升。
如今,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水泥行业发展到了关键节点。水泥需求减弱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更为凸显,水泥行业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行业。同时,生产成本上升,水泥价格承压,稳定行业效益的难度加大。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华新水泥认为,节能降碳、产业链拓展成为行业竞争发展的新“战场”。
华新水泥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2025-2060“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减排路径白皮书,通过大量使用替代原燃料、提升工业系统智能化水平、开展水泥-骨料-墙材等一体化项目热联产降碳试点等,提前布局减碳路径。
在国内水泥业务稳运行的基础上,华新水泥表示,2022年将加快骨料、墙材、混凝土业务一体化布局,提升环保业务危废处置量,加速发展海外业务,新材料业务取得市场突破,确保增产能、扩效益。
不仅是华新水泥,不少水泥行业龙头都在持续拓展产业链,推进行业协同利用、数智化和布局新能源,如海螺水泥在3月9日公布了一项新能源业务投资计划,拟斥资50亿元,用于发展光伏电站、储能项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中小券商青睐基金托管业务 推动财富管理加速转型】财联社8月18日电,继东兴证券、湘财证券之后,东北证券是今年第三家申请基金托管牌照的券商。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积极布局基金托管业务,当前券商板块向财富管理转型已成为大趋势,获得基金托管资质有利于券商优化收入结构,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信诚鼎利灵活配置基金经理吴振华解读近期半导体市场行情,洞见后市机遇。吴振华:半导体设备的逻辑在于资本开支快速增长和国产替代。摩尔定律表达的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速度。目前,随着先进工艺的不断演进,摩尔定律有放缓的趋势,但是通过chiplet先进封装等工艺的变化,半导体行业仍然维持着高增速在发展。
中国华融公告,今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净亏损预计约为人民币18878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还有净利158亿元人民币。今日午间,港交所公布中报,上半年净利同比跌27%至484亿港元。此外,港交所上半年公司资金投资亏损378亿港元,去年同期则为428亿港元收益;
(2)7月调查失业率54%,环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7月房地产投资下降123%环比恶化,销售/新开工恶化,施工/竣工/拿地环比改善但仍同比下降。
此后,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采取多种方式支持生态环境领域PPP项目。(小标题)市场规模料稳步扩大多位专家认为,PPP市场规模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将继续发挥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中信证券认为,伴随AI芯片、算力设施、数据等基础要素的不断完善,以及大模型带来的问题泛化求解能力的大幅提升,大模型 小模型的技术路线,正驱动全球AI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叠加二级市场AI产业集群效应的不断凸显,AI产业有望成为全球科技领域中期最具投资价值的产业赛道之一。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运作报告披露期,财联社记者梳理后发现,与去年末相比,今年上半年部分理财产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出现下降,且个股轮动频率也较以往有所加大。部分理财产品微调权益资产比重具体来看,以某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一款权益类产品为例,截至今年半年末,该产品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为2810%,而在今年一季末、去年末分别为3523%、3313%,年内累计降幅为713个百分点。
一、【南财理财通】城商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榜单本文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南银理财两只现金类产品“珠联壁合日日聚鑫”、“珠联壁合日日聚宝”上榜,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48%、256%。
财联社8月18日讯(记者徐川)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运作报告披露期,财联社记者梳理后发现,与去年末相比,今年上半年部分理财产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出现下降,且个股轮动频率也较以往有所加大。部分理财产品微调权益资产比重具体来看,以某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一款权益类产品为例,截至今年半年末,该产品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为2810%,而在今年一季末、去年末分别为3523%、3313%,年内累计降幅为713个百分点。
三季度末存货价值或缩水超15%事实上,面板龙头业绩增速放缓,从下半年开始就可见端倪。“京东方的主业液晶面板业务,属于典型的周期性产业,受到市场周期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对于面板价格下行,许意强表示,液晶面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走出了一轮长达10多个月的上涨趋势,如今市场增速放缓的本质,就是周期性的调整和波动,不只是修复过去一年面板上涨过快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