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5:52:46 | 浏览:773
每经记者:张文瑜 每经编辑:贺娟娟
作为水泥行业的“水泥茅”,海螺水泥的前身是宁国水泥厂,诞生时间为1978年,90年代末由于改制变为了海螺水泥,实控人是安徽省国资委,并先后在H股、A股上市,也是首个在A+H股两地上市的水泥企业。
从一家小型水泥厂到水泥龙头,海螺水泥通过产业实力奠定了行业地位,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作为地方观察者,最近海螺水泥新增一项在陕西的对外投资引起了粉巷财经的注意。
穿透海螺水泥股权投资来看,2022年4月29日,海螺水泥新增一则对外投资,投资企业为海螺(陕西)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100%,法定代表人为范长虹,注册资本为1亿元。
粉巷财经梳理后发现,这并非是海螺水泥在陕西的首次投资行为。启信宝显示,海螺水泥对外投资的公司近200家,除了上述新增的公司以外,海螺水泥在陕西投资的公司还有9家,包括铜川海螺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礼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内,均以水泥产业相关的生产、销售为主。
图片来源:海螺水泥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海螺水泥增持西部水泥(02233),从此前的21.97%升至目前25.02%,成为西部水泥第二大股东。不难看出,海螺水泥在自身产业的扩张意图明显,而陕西也是海螺水泥布局的重点区域之一。
但较之前不同的是,此次海螺水泥转变了布局方向,不再以水泥生产销售为主。
从海螺(陕西)控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海螺(陕西)控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以及水泥制品的销售等。
明显看到的是,作为以水泥生产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上述控股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不仅仅以水泥相关产业为主,反而加上了“投资”二字,个中原因也值得粉巷财经一探究竟。
就上述公司经营范围问题,5月5日,粉巷财经致电海螺水泥董秘办工作人员想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新注册公司还没有具体的规划,目前不方便透露。
纵览海螺水泥历年年度报告发现,海螺水泥通过投资、并购、控参股及项目托管等途径,持续进行高速扩张,并参与多项国内外项目建设和并购,先后在云南、陕西、甘肃、广西、湖南、江西等地进行战略布局。
其中,包括湖南云峰水泥熟料项目、江西弋阳骨料项目建成投产,并购广东鸿丰、贵州新双龙、云南腾越等水泥项目等。也就是说,海螺水泥并不只在陕西布局,而是全国多个省市都有涉及。
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即便是高速扩张也逃不过业绩增长停滞的命运。
根据其披露的年报来看,2021年海螺水泥实现营收1679.53亿元,同比下降4.73%;净利润为332.67亿元,同比下降5.38%。而将时间线拉长来看,自2019年开始,海螺水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下滑。
图片来源:粉巷君 制
从业务层面来看,在多年并购、扩张的的动作下,海螺水泥业务规模在行业屈指一数,业务所在区域也呈现出跨度大、分布广的特点。但同时,像海螺水泥这类规模庞大的企业,长期保持高增长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大环境来看,水泥行业作为传统高污染行业之一,在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自然是我国节能减耗的重点。截至2021年年末,海螺水泥共有72家子公司及分公司被环保部门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单。
因此,海螺水泥也在不断加大减碳技术创新投入,一方面是想在在转型方面迎合当下热点,而另一方面亦是想帮助水泥企业摘掉高耗能标签。例如海螺水泥在2021年收购了海螺新能源100%股权,同时独立出资设立了15家新能源公司。
年报显示。2021年全年,海螺水泥资本性支出约160.2亿元,主要用于项目建设、项目并购和节能降碳环保技改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对新能源的投资对自身减少污染的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在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新业务有待时间验证的情况下,也不难理解海螺水泥为何要改变方向去注册“投资”相关的公司了。
粉巷财经注意到,在注册海螺(陕西)控股有限公司之前,海螺水泥于3月28日注册了海螺(湖南)控股有限公司;4月15日注册了海螺(贵州)控股有限公司,且经营范围和海螺(陕西)控股有限公司高度一致,均包含“投资”业务。
对于海螺水泥而言,投资并非陌生工具。事实上,海螺水泥早已在投资领域试水多次,并计划2022年以自有资金为主,支出23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节能环保技改、并购项目及股权投资支出。
针对此问题,上述工作人员也进一步回应称,“做投资的话我们主要考虑产业并购方面的,例如相关产业链并购的一些工作,包括我们自己会注意到一些合适的标的,买一些优质的水泥厂或者和混凝土相关的一些产业,整体来看,我们基本上是在水泥产业相关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投资。”
图片来源:海螺水泥官网
“另外,海螺水泥也会在光伏产业、新能源产业上会有一些投资方面的涉及,目前我们在发展新能源产业,再做一些跟厂区内以及周边做一些光伏发电,主要是满足公司内部使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整体来看,海螺水泥目前的投资方向仅限于水泥相关产业以及光伏新能源产业两方面,至于未来是否会进行其他产业的投资也未可知。
对陕西而言,龙头企业在本土多次进行布局,亦是对本土营商环境、资源等综合实力的一种肯定。未来,陕西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经济,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吸收外来产业增加自身发展资本的同时,为经济持续增长增添动力。
每日经济新闻
智通财经APP获悉,水泥股早盘普涨,截至发稿,华润水泥控股(01313)涨5.85%,报3.8港元;海螺水泥(00914)涨5.73%,报25.85港元;中国建材(03323)涨4.96%,报6.14港元;亚洲水泥(中国)(00743)涨4
智通财经APP获悉,港A两市水泥股全线飙升,截至发稿,亚洲水泥(00743)涨7.7%,报7.13港元;华润水泥(01313)涨6.68%,报8.94港元;中国建材(03323)涨4.47%,报13.08港元;海螺水泥(00914)涨3.7
每经记者:张文瑜 每经编辑:贺娟娟作为水泥行业的“水泥茅”,海螺水泥的前身是宁国水泥厂,诞生时间为1978年,90年代末由于改制变为了海螺水泥,实控人是安徽省国资委,并先后在H股、A股上市,也是首个在A+H股两地上市的水泥企业。从一家小型水
水泥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基建大国,再加上房地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都让水泥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水泥企业近几十年的发展也是成果喜人,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水泥企业巨头,比如海螺水泥、华润水泥、金隅水泥、山水水泥等等,水泥企业也为我国的经
11月24日上午,港股建材水泥板块走高,海螺水泥、华润水泥控股涨近3%,中国建材等跟涨。
智通财经APP获悉,水泥股今日继续走高,截至发稿,海螺水泥(00914)涨5.74%,报27.65港元;中国建材(03323)涨5.07%,报6.43港元;华润水泥控股(01313)涨3.86%,报4.04港元;华新水泥(06655)涨2.
麦格理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内地水泥行业出现价格战,且降价幅度超过预期,专家认为龙头企业调整市场策略的关键原因在于其市场份额大幅流失,特别是华东地区公司的销量损失最大,与该行预期一致。专家预期,料每吨毛利将由去年的150元人民币,跌至今年的80
智通财经APP获悉,水泥建材股集体走低,亚洲水泥(00743)跌约9%。在春节假期及天气等因素影响下,当前水泥市场需求尚未启动,绝大多数企业处于错峰生产或停产检修状态。截至发稿,亚洲水泥(00743)跌8.92%,报5.21港元;海螺水泥(
智通财经APP获悉,水泥股早盘普涨,截至发稿,华润水泥(01313)涨5.77%,报3.85港元;海螺水泥(00914)涨4.22%,报25.95港元;亚洲水泥(00743)涨3.73%,报3.34港元;中国建材(03323)涨3.66%,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润水泥控股(01313)午盘一度跌超9%领跌水泥板块。1-2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为1.99亿吨,同比下降17.8%。机构认为,主要因需求端表现不佳,同时错峰停产力度所有加强。华泰预计,2022年水泥需求可能面临近十年来
智通财经APP获悉,水泥股继续普涨,截至发稿,亚洲水泥(00743)涨5.94%,报6.42港元;西部水泥(02233)涨5.114%,报1.44港元;华润水泥(01313)涨5.03%,报8.56港元;海螺水泥(00914)涨4.54%,
智通财经APP获悉,水泥股普跌,截至发稿,亚洲水泥(00743)跌4.37%,报5.69港元;中国建材(03323)跌2.66%,报9.15港元;华润水泥控股(01313)跌2.31%,报6.77港元;海螺水泥(00914)跌2.02%,报
智通财经APP获悉,水泥股早盘悉数走低,截至9时20分,亚洲水泥(00743)跌4.99%,中国建材(03323)跌456%,海螺水泥(00914)跌3.52%,华润水泥(01313)跌3.31%。消息面上,国家层首次面对水泥行业召开反垄断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11日起,长三角地区沿江水泥熟料价格开启一轮普降,幅度30元/吨,装船价格回落到340元/吨。价格下调主要是因为6月份后下游市场迎来传统淡季;进口熟料仍然以低价冲击市场。建材水泥股集体走弱。截至发稿,亚洲水泥(007
智通财经APP获悉,大摩近日发布报告称,内地水泥行业百分百由需求推动,不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现金流极佳,供给受限,水泥价格有望再度超出市场预期,意味着内地水泥股的估值有更多提升空间。建材水泥股盘中走强。截至发稿,亚洲水泥(中国)(00743